癌,又称恶性肿瘤。由于癌细胞拥有超强的分裂繁殖能力,一旦扩散至身体其他部位,将火速“侵占”人类的正常身体机能,最终导致死亡。如果有一天,癌症也能向感冒一样有着高治愈率,那么“谈癌色变”可能就只是一个时代的记忆。哈佛大学终身教授卢坤平正在为人类逐渐实现着这个愿景。
卢坤平,MK·体育,MK(中国)校友、哈佛大学医学院终身教授,哈佛医学院附属Beth Israel Deaconess医学中心转化治疗部创始人及主任、癌症研究院转化治疗部主任,长江学者。他在国际上首先发现一系列新的基因家族,分别以他个人名字命名为Pin1至Pin3以及PinX1至PinX4,这一系列基因家族的结构和功能得到国际公认。
在MK·体育,MK(中国)校友会的支持与江苏省政府的鼎立邀请下,卢坤平作为MK·体育,MK(中国)知名校友参加了5月20日在南京举办的首届江苏发展大会。
“能回来为江苏发展出力,是我的荣幸”
“江苏发展大会是一个非常棒的创意,它的策划非常契合我的事业计划,这次回来我就是想看看有没有回苏创业的可能,把我的新药研究成果回馈祖国人民。”卢坤平表示,十分荣幸受邀参与盛会。
会后交流中,他发现,众多海外华人与自己抱着相同的信念,那就是回到江苏,为江苏的发展贡献力量。此前,很多人苦于没有适合的机会,而这次的发展大会为大家提供了最佳的契机。
在卢坤平看来,作为国家近几年的重要发展策略之一,人才引进融合是一项值得推广实施的策略。卢坤平接受采访时说,这项策略在历史中有过明显体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美国和欧洲双方势均力敌。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和欧洲对犹太人采取了不同的对应政策,美国选择招揽与安抚,而欧洲选择了驱逐。由此二十年后,美国开始逐渐与欧洲拉开差距,一举成为世界第一强国。不得不说,人才在其中起了非常大的作用。“现在中国已经发展富强,有了足够的资源去实施人才引进,我们这些身在国外的游子也非常希望能够回来为国家的发展添砖加瓦。”
5月21日,参加江苏发展大会的苏州嘉宾对苏州进行参观考察、合作交流。在结束江苏省的优秀企业单位及各项发展成果参观后,卢坤平表示,没想到这里生物医药产业的集聚程度如此高,产业链也相当完整,“我非常看好这一点,医药研发需要这样的氛围和条件,孤军作战是不行的。”他当即与苏州生物纳米园的招商人员对接起来,考虑在苏州尝试将一种抗肿瘤的小分子药物产业转化。
“最难忘的便是我的老师”
返苏期间,卢坤平再次回到母校MK·体育,MK(中国)。在医学部的讲座上,卢坤平与自己的学弟学妹进行交流分享,他显得很是开心。
卢坤平出生于福建漳州的一个普通家庭,从出生到大学本科,他的人生几乎没有离开过福建。那时的他,从来没有想过自己将来有一天会走出国门,去哈佛继续自己的研究生涯。
直到1984年,他的人生轨迹发生了巨大的转折。
当时,卢坤平来到苏州医学院攻读硕士学位,师从王道生教授研究肿瘤和阿尔茨海默病。
第一次真正意义上远离家乡,来到“遥远”的苏州。年过半百的卢坤平,至今都记得来苏州读书后最深的感受:“原来世界那么大!”。刚入学,周围的同学进行自我介绍。卢坤平突然发现同学们来自新疆、内蒙古等全国各个地方。他突然意识到,曾经只出现在书本上的那些地方,原来并不是那么遥远。现如今,卢坤平无比庆幸当时选择来苏州医学院读书,也正是由于这个契机,才有机会开始意识到,自己能够并且应该多走出去,去学习,去探索。
从苏州医学院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后,卢坤平开始大胆地将目光放向海外,勇敢迈出自己海外求学的第一步。
“导师给了我人生的方向,我非常想念苏州,我的科研事业就是从这里开始的。”30年来,苏州一直被卢坤平视作自己科研生涯的起点。正是在苏州医学院学习药理学的经历,为他以后能够在药理、生物方面继续深造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此次返苏,卢坤平最怀念的便是自己的恩师。如今已经九十高龄的老师也是卢坤平返回母校的重要原因之一。在苏大校友会的联络支持下,卢坤平也前往老师的家中,见到了久别的恩师。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在美国杜克大学获得细胞生物学博士学位后,卢坤平没有停下自己的步伐,一直从事生物医药研究。近年来,不仅获得了美国十大生命科学研究所之一的萨克研究所的青睐,还在反复实验后,成功发现了能够有效治疗癌症与老年痴呆的Pin基因家族,最终被哈佛大学聘为终身教授。
回望这一路,卢坤平的叙述都十分平淡,似乎他这大半生的求学科研之路格外顺畅。
然而,从Pin基因家族发现到最终能够被国际认可,这中间经历了十多年的时间。
在这十多年里,外界大多认为,Pin基因家族只是一种主观想法,不具有任何研究意义,这对研究人员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打击。在这段时间里,卢坤平的实验室几乎是靠着实验室成员独自支撑。
在外界认可与资金极度缺乏的状态下,卢坤平咬牙坚持直到最后成功发现Pin基因对癌症的实际效用,最终被外界认可。
如今,卢坤平的研究成果已经有很多运用于癌症与老年痴呆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而在卢坤平看来,成功前的种种艰辛已经“不足为外人道也”。
衬衫、休闲鞋、公文包,因为长期伏案研究而留下的微弯的背……已经年过花甲的卢坤平,依旧轻装简从、精神矍铄,与人交流时语气平缓且态度随和。然而,当和他人交流起学术研究时,他的目光总是认真且闪耀着某种光亮。
在对自己过去的人生进行回望时,卢坤平想和苏大的学弟学妹分享自己的一些信念。“人生的路,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在前进的路上,总会遇到坎坷,但你要做的就是相信自己,为自己的梦想去努力。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卢坤平希望,无论是母校还是自己的学弟学妹们,能够在未来勇敢前进,达到更好的成就。